近日,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,桃江县文物保护中心新发现一条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古道——浮邱山古道(大水洞村段)。该古道北接村内水泥公路,南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浮邱寺,全长约15公里,是当地先民通往山顶寺庙的重要通道。

浮邱山古道全景照
浮邱山古道沿山势蜿蜒而上,路面以本地青石铺砌,呈阶梯状,宽度在1.2至1.5米之间,每级台阶高约20至30厘米。尽管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修建盘山公路,古道被截为数段,但现存部分仍保存较好,风貌犹存。
据县文保中心初步考证,古道具体始建年代已不可考,现存路面多为明清至民国时期所建。其尽头的浮邱寺原为道教浮邱观,相传由道士浮邱子建于南朝刘宋时期,后改为佛寺,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。

浮邱山古道局部照
该古道全部采用本地青石铺就,体现了古人就地取材、因地制宜的筑路智慧。县文保中心指出,浮邱山古道是古代劳动人民不畏艰险、改造自然的重要历史见证,也为研究桃江地区古代交通与宗教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。
来源: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
作者:杨俊
编辑:刘琦
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ap.taojiangnews.com/content/646954/68/15378266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