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下载
全链条发力 让“竹乡”焕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
2025-10-11 09:13:15 字号:

全链条发力 让“竹乡”焕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

自2024年湖南省启动《湖南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》项目以来,桃江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,锚定“竹产业全链条升级”目标,从竹林培育固本、基础设施强基到产业融合提质,一系列务实举措层层递进,让“楠竹之乡”焕发蓬勃新活力。10月10日,记者深入桃江各竹产业项目建设现场,探寻其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创新实践与亮眼成效。

竹林灌溉现场 莫斌 摄

走进桃花江镇花果山村石子冲世林合作社小八三竹笋培育基地,只见一条条水管顺着竹林地势蜿蜒延伸,2米多高的喷水柱均匀分布其间,水雾弥漫中尽显生机。该基地负责人吴小平介绍,为破解竹林灌溉难题,基地共投入40万元用于灌溉设施建设,其中8万元正是桃江县林业局下拨的《湖南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》项目奖补资金。经过两个月紧张施工,150亩竹林已铺设水管1500余米、安装喷水柱近百个,实现灌溉全覆盖。吴小平说,在设施加持下,一是能有效抵御干旱,二是通过保持土壤湿润,促进笋芽的分化,提高竹笋和竹材的产量。预计竹林竹笋产量将在原有基础上提升50%。

据悉,针对本地竹林抗旱能力弱的共性痛点,2025年桃江县精准施策,充分利用项目奖补资金,重点支持10个笋用林示范基地开展灌溉设施建设,覆盖面积达2600亩,为竹笋高产稳产筑牢了坚实“水保障”。

竹林间蜿蜒穿行的林道  莫非易 摄

竹林道建设现场  莫非易 摄

告别小八三笋竹林培育基地,记者一行来到马迹塘镇丫峰村合作社笋竹林培育基地,这里的3000米硬化竹林道建设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。崭新的硬化道路在竹林间蜿蜒穿行,3-4米的路面宽度、20厘米的厚度,搭配配套的错车道与防护栏,让这条“竹林动脉”既宽敞平坦,又安全可靠。马迹塘镇丫峰村村民汪时华表示,以前运输竹子和竹笋全靠走泥巴路,很不方便,硬化竹林道建好后,运输效率和安全性会有大幅提升。

据统计,两年来,在《湖南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》项目奖补资金的撬动下,桃江县已累计建成高标准硬化竹林道19.2公里、高标准竹林道80.8公里,彻底改变了过去竹材运输“靠肩扛、靠人背”的窘境,为产业发展打通了“毛细血管”。

竹芝实业第一期厂房 莫斌 摄

已安装的生产设备 莫非易 摄

基础设施的完善,也为竹产业后端加工升级奠定了基础。在马迹塘镇,桃江县竹缘林科开发有限公司的发展轨迹,正是桃江竹产业提质升级的生动缩影。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企业,专业从事竹笋资源培育、收购、加工与销售,可日产竹笋预制菜40000包,年加工鲜笋5000万斤,年销售收入达1.2亿元。借助《湖南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》项目东风,2023年公司负责人肖学文成立湖南竹芝实业有限责任公司,斥资1.2亿元建设新厂区,开启产业扩容升级新篇章。该项目分三期推进,重点建设标准化厂房、冷链冷库、配套锅炉房及办公楼,其中一期投入5000万元,建成8000平方米厂房、冷库与锅炉房,并引进三条竹笋加工生产线。肖学文介绍,目前,第一期8000平方米的厂房主体建设已全部完成,所有生产设备也已安装到位,待装修完成后,将立即投入生产,预计三条生产线每天能加工生产竹笋35吨左右,年产值1.5亿以上。

从前端筑牢竹林培育根基、完善基础设施网络,到后端优化产业布局、推动融合发展,桃江县正以系统化思维推动竹产业全链条蝶变。围绕“强化产业基础、提质主导产品、培育经营主体、加强科技创新、促进融合发展、拓展营销渠道”六大核心方向,桃江县以20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与县级配套资金为引导,成功撬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。经过两年深耕细作,桃江竹产业总产值稳步攀升,产业结构持续优化,“桃江竹”的品牌影响力也在全国范围内显著提升。

来源:县融媒体中心 县林业局

作者:莫斌 莫非易 刘迪钦

编辑:刘琦

点击查看全文

回首页
返 回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