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6日,在沾溪镇贺家坪合作社的集中育秧大棚内,一盘盘育秧盘整齐码放,农技人员现场指导,工人们分工协作,将空育秧盘放置于传送带上,机器便自动高效地完成装填基质肥、喷水、播种、覆土等工序,不到一分钟,一个个秧盘就制作完成。
工人们分工协作 刘艳莹 摄
“集中育秧不仅出苗整齐,抗风险能力强,而且秧苗质量直接关系到早稻的收成。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周建新说道。步入育秧基地,传感器、自动控制系统等智能化设备映入眼帘,它们精准调控着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等生长环境因素,为秧苗的茁壮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。今年,沾溪镇全面启用了27000平方米的集中育秧设施大棚,预计可供应5000亩优质机插秧苗,相比传统露天育秧,效率实现了显著提升。目前,该镇已储备优质稻种50000公斤,检修农机具180台套,并新增插秧机26台。同时,翻耕早稻秧田300亩,备足肥料200吨及农膜等物资,为春耕备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。
“通过集中育秧和机械化插秧补贴,每亩大田能节约种子1.5公斤,成本直降200元左右。”合作社负责人贺开长算起了一笔经济账,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。此外,沾溪镇还同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行动,依托测土配方施肥系统为农作物定制“营养套餐”,预计可实现化肥减量10%、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超80%,为农业生产注入更多绿色动能。
针对耕地碎片化、劳动力不足等其他现实问题,沾溪镇采用“合作社托管+大户流转”模式,成功复耕非粮化耕地800余亩,并将这些土地全部纳入早稻种植计划。目前,该镇已组建9支春耕技术服务队,通过“线上答疑+实地指导”相结合的方式,及时解决农户在春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。
据悉,全镇早稻育秧工作预计3月底前完成,4月10日左右启动机械化插秧。镇农业分管负责人表示,将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,以育秧精细化、服务全程化、生产智能化为抓手,全力保障3.82万亩粮油种植任务落地,筑牢乡村振兴“耕”基。
来源:沾溪镇
作者:刘育东 刘裕玲
编辑:刘琦
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ap.taojiangnews.com/content/646947/54/147661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