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时节,凉意渐起,松木塘镇下干沙村的黑木耳种植基地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。9月24日上午,共计27080个黑木耳菌棒正式开展辅排作业,为11月的丰收播下希望的种子。
田间地头,59名村民分工协作,形成一条高效流畅的“生产流水线”。村中壮劳力负责搬运菌棒,妇女们则紧随其后,铺展黑色地膜,并将菌棒整齐排列在地膜上,横竖成行,井然有序。村民高认香介绍,铺地膜为的是不让生杂草,进而保护木耳的质量。
经过四个小时的紧张作业,2.7万棒菌棒全部整齐“安家”田间,静待生长。预计今年11月,这片土地将再次迎来收获季,一朵朵饱满的黑木耳,正如绽放的“致富花”,映照出下干沙村振兴路上的新希望。
将菌棒排列在地膜上 陈明 摄
下干沙村黑木耳基地始建于2018年,占地约12亩,每年可种植两季,分别在当年11月和第二年4月收获。每季约可产出干木耳2000斤,整体收益归村集体所有。该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,有效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。
下干沙村党支部书记吴冷介绍,全村1512户村民中,有近三分之二的为留守老人。在黑木耳生产高峰期,基地能提供近60个临时岗位,人均日增收近百元。近年来,村民通过参与木耳种植,每年人工工资总额达7至8万元,小木耳真正成了“致富耳”。吴冷告诉记者,下干沙村村民黑木耳基地计划将继续扩大规模,增大生产面积。三月春木耳收完后,将播种下一批农作物,使农民的收入进一步提高。
值得一提的是,自2018年项目启动以来,尽管联点帮扶干部历经三轮轮换,县水利局、县总工会、县新华书店、县人寿保险公司、桃花江灌区管理局及县融媒体中心等后盾单位始终接力支持,持续助力黑木耳产业稳步发展。
来源:县融媒体中心
作者:李澳丹 陈明
编辑:刘琦
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ap.taojiangnews.com/content/646943/68/1530771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