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4日,大栗港镇德茂园村103岁的抗日战争老兵熊学良家中迎来特殊访客,一场跨越八十载的对话在此温情上演。
退伍老兵凌爱如采访抗日战争老兵熊学良 胡卫红 摄
“老人103岁了,身体硬朗!”退伍老兵凌爱如作为某社交平台博主,已记录70多位老兵的事迹。他此行带着双重使命:“我们既要看望老兵,更要展现他们当年的英勇!”
熊学良向孙子、曾孙女展示获得的各种荣誉 胡卫红 摄
熊学良生于1923年,亲历抗日战争烽火。1941年入伍后,因度过七年私塾,他被安排在国民革命军第99军军部电台,随部队转战沙场,先后参加第二、三次长沙会战及衡阳保卫战在湘潭地区的作战。其家中悬挂着一副1945年日本受降日由清末进士龙逸才撰写的对联:“本日果然降日本,皇天竟不佑天皇”。上联“本日”暗指日本投降日期(1945年8月15日),下联通过“竟不佑”,犀利嘲讽侵略者违背天道民心。这副工整辛辣的对联,已成为抗战中独特的民间记忆符号。
熊学良认真阅读曾孙女熊浚洁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胡卫红 摄
抗日战争胜利后,熊学良返乡务农,如今四代同堂。他常向子孙讲述烽火岁月:“日本武器精良,我们只有三八式步枪……”正在聆听的曾孙女熊浚洁今年考入浙江科技大学,她从小在太爷爷的故事中成长:“80年前,太爷爷和先辈用热血铸就胜利丰碑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定学好本领,赓续血脉荣光。”
“过去我们受尽苦难,你们要为国家建设吃苦出力。”熊学良的叮嘱在重孙女心中埋下种子。当百岁老兵与青春学子双手紧握,一部活的抗日战争史在血脉中奔流不息。四代同堂的院落里,历史从未尘封,精神永续相传。
临别时,凌爱如向熊学良郑重敬礼。这个军礼承载着对历史的敬仰与无声的传承——战争硝烟虽已消散,民族精神永不褪色。
来源:县融媒体中心 大栗港镇
作者:胡卫红 杨慧 江莉
编辑:刘琦
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ap.taojiangnews.com/content/646942/59/1520367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