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只有一周多点的时间,780只鲜鸭、1860斤鲜鸭蛋、1900个咸鸭蛋、2200个皮蛋销售一空。”7月27日,刚刚参加完“一村一品”乡村网络主播实战培训班的桃江网红“蜜蜂姐姐”杨朝辉,说起帮助养殖大户孙列华销售鸭子、鸭蛋,难掩心中激动。
杨朝辉接待来店里买鸭子的顾客 袁静 摄
孙列华是桃江县鸬鹚渡镇千工坝村的养殖大户,养鸭2400多羽。近些年他家的鸭子和鸭蛋在周边卖不动了,49岁的孙列华一脸愁云。
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,孙列华在抖音上发现了直播卖菜的老同学杨朝辉。看到“蜜蜂姐姐”每天接订单接的手软,孙列华心中燃起了希望。
“我来帮你带货,纯帮忙!”在网上直播带货做得风生水起的杨朝辉,底气十足地答应了孙列华。
杨朝辉正在直播卖鸭蛋 袁静 摄
当天上午9点,杨朝辉就销出了第一个单:新鲜鸭蛋5公斤(9.6元/公斤)、100个双黄咸鸭蛋(1.8元/个)、30个皮蛋(1元/个)。紧接着,杨朝辉又把宰杀后的鲜鸭推上了网,128元3只,省内包邮、省外另加邮费。
接下来的几天,杨朝辉在直播间里大力推销,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。新鲜的鸭肉、鸭蛋和咸鸭蛋、皮蛋销到了长沙、娄底、深圳、惠州等省内外大中城市,并且赢得了客户的广泛好评,孙列华的脸上浮现出轻松的笑容。
主营土蜂蜜等农特产品的“蜜蜂姐姐”,怎么会在网上做起直播卖菜来了呢?这背后还另有故事。
时间回到2025年6月7日,在县城张家码头露天菜市场,“00后”大学生刘梦骊在菜市场支起三脚架,调试好手机镜头,开始为身旁卖菜的老人们做直播卖菜。
“爷爷奶奶的菜都是凌晨两三点才从土里摘的,带着露水新鲜得很!1块钱一斤的空心菜,1块钱一斤的本地茄子,要的家人赶紧扣‘1’,也欢迎来现场挑!”这段带着青涩却热情的吆喝声,成了菜市场清晨最特别的背景音。
刘梦骊在为老菜农做直播卖菜 陈明 摄
刘梦骊是杨朝辉的大女儿,受母亲的影响,她从长沙返乡创业,利用自己擅长的互联网技能,在桃江县城做自媒体电商宣传营销。为了历练自己,她一头扎进了烟火气十足的菜市场,把露天菜摊做成了公益直播间,用抖音镜头为卖菜老人架起“云端菜摊”。
“他们不会用智能手机,菜好却卖得慢,有时候守一天也卖不出几十块钱。”刘梦骊盯住菜市场里那些七八十岁的老菜农,专门为他们免费吆喝。连续十多天帮十多位老菜农早早地卖完了蔬菜,老人们满心欢喜。
7月17日,刘梦骊因事需要外出,临走前,她把帮老人们直播卖菜的事情托付给了妈妈杨朝辉。接过女儿的“接力棒”,杨朝辉二话不说扛起了担子。她不仅在店里开起了卖蔬菜的公益直播,更把帮扶的范围扩大到了周边村庄。
她跑到桃花江镇人和桥村、花果山村,浮邱山乡白家河村等菜农家,一边把控蔬菜品质,一边把镜头对准田间地头,展示从菜园到餐桌的过程。在杨朝辉的辛勤奔波下,这些菜农的3000多公斤茄子、辣椒、苦瓜很快就卖掉了。
有人问杨朝辉,你既要顾自己的店,又要帮农民卖菜,累不累?她总是笑着说:“想起给我帮忙的黄阿姨,就不觉得累了。”
去年,原桃江县蔬菜公司退休职工黄庶秋无偿地帮助杨朝辉打理店铺、开发新型粗粮食品,一年帮出26万元利润的事,深深影响了杨朝辉。“黄阿姨说‘搭把手就过去了’,现在我也想给乡亲们‘搭把手’。梦骊这孩子,也是受了这份影响,才想着帮老人们。”
从黄庶秋到杨朝辉,从“00后”刘梦骊到每一个被温暖的乡亲,这场跨越代际的“爱心传真”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善意与希望。
来源:桃花江文化研究会
作者:袁静
编辑:刘琦
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ap.taojiangnews.com/content/646941/62/15161385.html